“十四五”高校科教战略应该怎么定?不妨先看看这些资料
本文特别是文中第三部分,对欧美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世界一流大学的革新之处进行了研究分析,值得一读。
来源: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作者:陈劲(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创新驱动引领发展的伟大使命
创新驱动发展引领的变革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当今的一流大学必须把科技创新和教育人才培养结合在一起。
目前我国科研经费投入超过欧盟,创新指数全球排名第14位。在全球创新指数的七大类指标中,中国近年来在制度、人力资本与研究、基础设施、知识与技术产出、创意产出等五大类均有所提升。
但是目前我国研发人员密度还较低,每万人研发人员数量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高校成果转化也存在很多问题,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极低,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严重。
中国还是论文创造的大国,我们的论文发表总量在2016年超过美国,论文被引次数仅次于美国,但是中国与美国在教育方面还存在差距,美国的高等教育指数排名排名54位,中国是100多位。中国和美国教育的差距要远远大于中国在科技方面与美国的差距。
双一流的国际比较
中国的高等教育建设经过了从重点学科建设到211、985到“双一流”的战略变迁。
1954年到1991年我国开启国家重点大学建设项目。1995年启动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211”项目。1999年开始实施重点支持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985”工程。2015年8月决定统筹推进建设“双一流”建设,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根据目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四大排名体系来看,虽然各指标体系有不同的权重,但是美国和英国的高校基本上占据了四类排名的前十名。
清华大学这两年发展非常快,2020年清华大学QS排名第15。清华大学的愿景应是在下个五年内成为中国第一所率先进入全球前十名的高等教育大学。
四大排名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QS排名比较重视学生的评价,软科排名赋予诺贝尔奖过多的权重等,这些都是评价指标的局限性。
清华大学“十四五”的要求就是超越指标,做更好的教育。目前清华大学科研经费、成果转化收入全部不设定指标,旨在超越指标。
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在超越指标的同时,第一,要有更先进的理念,我们的学生都要有全球视野、家国情怀,关注文明对话,这个是传统的评价指标经常会忽略的一点;第二,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和创新创业创造能力;第三,培养跨学科科研和教学能力,我国高校与美国、英国的差距主要是跨学科,所以下一步如何进行跨学科科研和跨学科教学至关重要;第四,积极应对数字革命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以上这四个方面是“十四五”中需要关注的。
世界一流大学的科教创新实践
从美国、欧洲的高等教育中可以看出创新型大学具有一些共同特征:
一是高等教育要重视基础学科。哈佛和芝加哥大学都非常重视基础学科,无论是文科和理科都非常好。我们建设和发展基础学科要将自上而下和自由探索结合起来。
二是保持技术的领先水平,即保持工科的发展势头,例如麻省理工学院。
三是面向市场强化创新创业,这方面斯坦福大学做得比较好。
四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重塑文化自信、增进文明对话。
如果大学只是唯经费和排名,却忽略这些隐性的因素,这个大学就不能称之为最好。
下面将对欧美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世界一流大学的革新之处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借鉴。
持续改进本科教育:兼顾文理、通识并行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不断改革创新。2002年开始进行的第三次改革通过《通识教育特别工作报告》的执行建立了新的课程结构,将所有课程结构划分为人文学科、逻辑推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四类,最终形成了非常科学的整体规划。
其中逻辑学对于理论创造十分重要,中国大学的逻辑学训练比较欠缺,导致我们理论创造进度比较落后,这也是我国在诺奖上难以取得突破的原因之一。
四大类领域下又设置八大门类课程:审美与阐释能力、文化与信仰、实证和数学推理、伦理和推理、生命系统科学、物理宇宙学、世界诸社会、美国与世界的关系。
哈佛大学还建立了4+3+1的课程模式。其中“4”表示学生需要在审美与文化、历史社会个体、社会科学技术、伦理与公民四个领域分别完成1门通识课程。“3”表示选择艺术与人文、科学与工程应用、社会科学3门必修课程,这3门课程属于必修非通识类院系课程。“1”表示必修一门实证与逻辑推理类的课程。
这个4+3+1的模式,对于我们在人才培养中如何树立完善的人格、树立社会责任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所大学优秀与否,要看其通识教育的水平和质量。现在很多大学还是比较急功近利,强调就业率、深造率,然而基本的通识教育欠缺,“十四五”要在这方面有所加强。一个学校有没有高水平的通识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这些通识课程后能够与学校以外的世界间构建联系,使学生获得文化艺术修养和道德判断能力以及对公共事物的参与能力,这些非常关键。
宽领域、跨学科、实践与科研相结合的通识教育
芝加哥大学在近一个世纪以来,一直是美国自由教育的创新领导者,迄今为止是诺贝尔经济学获奖最多的大学。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芝加哥大学学院的课程细节各不相同,但其知识基础一直不变。
芝加哥大学课程设置上注重的是“the knowledge most worth having”。本科学位至少需要4200学分(42个100单元学分的课程),包括三个部分:通识教育要求(1500学分),专业(900-1900学分)和选修课(800-1800学分)。
其中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非常高,课程门类也非常多,基本都是三四百个学时,课程深度有保证。
除此之外,芝加哥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立足于多学科、跨学科的角度,注重对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整合,以及跨学科知识与现实问题的综合性理解,学科交叉性强,例如将人文学科与生物科学、数学科学等自然科学学科综合交叉。
再例如“西方文明中的科学、文化与社会”(Science,Culture,and Society in Western Civilization)课程聚焦西方科学的起源与发展,追溯生物、心理、自然与数学等科学学科的演变过程。
而反观中国的通识课程,普遍时间短、深度不够,也缺乏多学科交叉融合。
通识课程不仅仅是理论学习,还包括实践、到全球各地进行对话交流。
芝加哥大学设立了巴黎中心、北京中心、香港中心、德里中心4个国际中心,以加强与国际高校的交流、对话与合作。
芝加哥大学的海外学习项目遍布维也纳、巴黎、巴塞罗那、雅典、北京、柏林等地。海外学习项目多以小班教学的形式,进行历时9或10周的密集课程学习,除学习特定的课程内容外,学生还需参加相应的语言学习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文化,加强与当地的文化交流。
以2018学年的“巴黎:天文学”(Paris: Astronomy)项目为例,该项目由3门关于天文学的理论与观测的物理科学课程构成,通过参观博物馆、实验室以及参加法国天体物理学家的客座讲座,使学生获得该领域最前沿技术的第一手资料,了解该领域最新的热点研究课题,这种做法虽然成本很高,但是效果很好,可以真正深入的了解天文的历史和基础知识。
天文学对于学生世界观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我国的高校天文学课程开设的很少,是受到了“大陆思维”的限制,缺少“空间思维”。清华大学在2018年成立了地球空间物理,就是希望大家有空间思维,摆脱大陆思维的局限性。
芝加哥大学对于通识教育具有十分科学高效的管理评估体系。
其成立了五大监管通识教育的学部:生物科学学部、人文学部、新大学学部、物理科学学部与社会科学学部。将不同学科领域中的通识教育课程交由各学部自主安排与规划;同时通过各学院院长间的合作,力求在为学生提供坚实学术基础与保持专业化之间寻求平衡。
科学管理的同时十分重视通识教育的评估,芝加哥大学通过线上评价方式对通识教育进行合理、高效、科学、全面的评价:
一是短期评价,每年定期征求师生对课程设置、结构、内容等方面的意见,并结合学生选课的情况,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科目编排或选修方式等做小范围调整;
二是中期评价,课程实施5~10年期间对课程内容进行大范围调整,涉及课程内容是否合理、是否需要增加或减少某些课程等;
三是长期评价,跟踪调查毕业15年以上的学生,探访大学时期通识教育课程对其人生带来的影响。
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
MIT一直是全球工程教育、工科人才培养的典范,2018年USNews全美最佳本科工程教育项目以及最佳工程学院MIT均位列榜首。
MIT工程教育历经三次大的改革,第三次改革实践是“新工程教育转型(New Engineering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2017-2020)NEET计划。
MIT的工程教育改革主张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实践本质,从工程科学范式向工程实践范式转变,以培养具备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工程人才。
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基于整合式创新思维,以系统反思工程教育为目的,关注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的变革,综合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科学思维和人本思维。
改革的重点是CDIO工程教育理念: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CDIO培养模式十分重视和开发构思设计能力。
MIT《面向未来的MIT教育特别工作组全校调查报告》的出台为第四次改革设置了铺垫,该报告强调通过创建教育创新行动计划为未来发展提供根基;通过“大胆实验”改革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跨越校园边界扩大MIT的教育影响力;通过创设新的途径以及创设新的空间来支持学生的学习。
旨在培养面向未来的新机器与新工程体系的具有制造、发现、人际交往技能、个体技能与态度、创造性思维、系统性思维、批判与元认知思维、分析性思维、计算性思维、实验性思维及人本主义思维的工程制造者(makers)(指从事工程实践工作的工程师)和工程发现者(discover)(指从事工程科学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员)。
拔尖创新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四维模型(陈劲、丁烈云,2018)提出我们的新工科人才培养要面向工程哲学、工程科学、工程设计、工程创业,清华大学也在积极进行相应的课程调整,从而优化我们工科的背景,清华目前在2020年QS的学科排名中工程学、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名列世界第一,也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流大学要有创新视野
斯坦福大学在面向社会发展方面是做得最好的。
在最新的斯坦福大学战略规划中,斯坦福大学重申愿景:“A Purposeful University:Knowledge, Learning & Innovation for a Rapidly Changing World”,致力于成为为快速变化的世界提供知识、学习和创新的研究机构。
其发展的三大指导原则为:通过代表人类行使影响力来促进公共福利;坚持在诚信、道德、包容和人类福利方面的努力;推进作为研究型大学的使命,促进思想启蒙与自由交流。
概括来说,斯坦福大学的战略愿景是以促进学科的发展和交融为核心推进其学术使命,淡化个人利益问题,以诚信、道德和包容的态度,促进公共的福利,这些理念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
在宏观战略愿景的指导下,斯坦福大学又将发展理念细化为三个主题:
主题一是“促进学科的发展和融合”。该主题将在变化中的人类经验、数据科学、道德、社会和科技、新生体验、柔性资源、专业的未来、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自然世界、共享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等领域进行重点布局。即通过思想文化艺术和制度行为的研究加强对人文科学的研究,重视数字科学与发展,实现道德科技与社会的综合发展,增加学生的价值观引领,解决资源的有效配备问题,促进学科的交融与发展,面向人工智能,加深对物理世界和生活的理解,利用尖端共享设施促进学习和应用转化以及为区域、国家和世界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主题二是“建立影响途径”。通过加速药物创新、精准性与普遍性的人类健康、社会混合变革、变革型学习四个方面的内容来建立大学对社会的影响路径。斯坦福在这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目的在于制定简单易行的预防措施和人类健康的解决方案、促进对人类生物学的全新见解并改善人类健康、推动社会科学前沿的发展并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和政策,以应对具有挑战性的社会问题以及提高所有学习者的教育机会和结果产出。
主题三是“巩固校内外共同体建设”。加强学生和老师的协同,注重校区和社区关系的建设。清华大学目前比较重视与社区关系的建设,下一步我们应改造中关村,优化校区与社区关系,使中关村周围的著名大学与之有机协同,从而形成一个社区联盟。
斯坦福的成功还在于他们非常重视教学的创新和改革。
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创新性地解除了入学年龄限制,17岁前的天才少年、进入职场的中年以及退休后的老人都可以入学,这个举措已经把继续教育融入其中,非常具有创新意义。
另外还开启弹性学制,将四年学制延长为六年,学习者可以自由组合学习、工作时间,实现校内知识和校外工作实践的融合。其知识的获取途径也是开放的,学生可以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线上教育,实现个体学习的个性化、自主化。
斯坦福还将校园环境拓展向了社会环境,实现了“学友”代替“校友”。
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的CEA三阶段学习法是通过调整—提升—启动三个环节的自定节奏教育从而根据学生个人意愿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完成各阶段的学习。这种模式下不再是老师规定怎么学习,学生可以主动学习,经过调整之后进行个性化的培养。
斯坦福大学的另一个创新点是“2025”“轴心翻转”计划,该计划将知识和能力的次序打破,不再是先知识再能力,可能是先能力再知识,实质上是打通了产业和大学的关系,打破了科研和教学的关系,斯坦福真正实现了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这个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斯坦福大学还强调有使命的学习,我们现在以就业为目标的学习存在很大问题——没有使命感,没有使命和愿景的人才培养是没有效果的。为了使学生带有使命的学习,斯坦福大学建立了“影响实验室”计划,在这些实验室里,师生们一起通过浸润式学习和讨论,应对全球性的问题和挑战。
启动“影响实验室”计划22年后,斯坦福大学就和麻省理工学院、印度理工学院合作,完成了一项堪与登月计划相媲美的宏伟目标——为生活在南亚地区的每个人提供清洁水源。该项目打破了传统的理论和实践线性的模式,走向融合发展的模式。斯坦福大学创建的这些具有影响力的实验室分布在六大洲25个国家,显著增加了斯坦福大学在全球发展的多样性。
斯坦福的创业也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他将商业院、设计学院、工程学院联合在一起,其中设计学院非常重要,设计思维不是简单外观的美学,实际上是思维的一种转型,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创新。
另外斯坦福大学的创业课程将生物学、环境学、土木学和管理学相融合,这也是清华大学下一步要推动的课程改革,运用多学科、多领域的优秀教师共同教授创业课程,是一个重要的趋势。
一流大学更加注重跨学科培养
未来跨学科合作机制十分重要,加州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其跨学科课程设置设立了三条规定:课程的研究领域必须涉及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跨学科课程的研究领域不能与现有专业或学科重合;这种综合在现实中是切实可行的。
另外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汇集了来自不同学科的2个或更多的教职员工共同教授创新的广度课程——大创意课程(The Big Courses)。例如“气候变化与加利福利亚的未来”课程师资分别来源于综合生物学系、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环境科学、政策与管理系及法律系。
普林斯顿大学通过建立独立的跨学科研究中心、设立跨专业管理委员会以及联合聘任制配备跨学科师资三方面构建起了卓越的跨学科培养支撑机制。独立的跨学科研究中心旨在打破院系屏障,突破学科壁垒。跨专业管理委员会主要从事制定跨学科规范、进行项目宣传、提供跨学科研究资金支持等工作。在联合聘任跨学科师资方面,普林斯顿大学“计算与信息科学”跨学科“证书项目”实现了联合聘请计算科学、电气工程、化学、数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教师。
曼彻斯特大学在近200年的建校史中,共产生了2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20世纪许多关键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出自这里,曼大获得的地位跟多学科融合密不可分。曼大专设UCIL交叉学习学院,这已经成为曼大学术研究的旗帜。
UCIL允许学生基于自己的研究项目跨院系、跨领域组成个性化学习单元。交叉学习学院同时向学生提供基于全球最新议题的交叉培养项目,如数字革命、全球化、心理健康等。
申请UCIL的学习单元,申请者需论述以下3个问题:该学习单元是否确实在教学方式上和研究专家上体现了跨学科性?该学习单元在学习项目、评价设计上是否具有创新性?该学习单元的设计是否既适应本科学生能力要求,有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曼彻斯特大学还甄选出学校的优势研究领域,进一步加深这些领域的交叉合作,例如曼彻斯特大学的癌症研究中心就有很多这样的项目。
麻省理工学院对学科提出了革命性的认识——反学科Anti-Disciplinary。“反学科”的研究范式不是传统的跨学科合作,其认为学科不应该过多的存在,而应探索学科之间以及之外的“空白领域”,在现有学科范围之外开辟新方法与新领域,这种模式颠覆了既有的科研范式。
要真正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就要致力于把科学技术、艺术、媒体和设计融合在一起跨学科研究,这就是MIT的媒体实验室。
媒体实验室关注的是超越现实的科学技术,而非以产品落地为导向的研发,吸引了信息时代最有智慧、最富创造激情的梦想家,以颠覆式创新,创造影响世界未来的高新技术。清华大学目前也在学习和效仿建立一个未来实验室,做未来产业研究学院。
未来在“十四五”期间,我国高校的基础学科、通识教育、工程教育的改革、面向社会发展的创新创业和学科融合机制应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学科的发展应弱化指标,更注重学科发展的形态。我们还要面对数字化挑战,优化中国的教育链,打破教育的年龄界限,面向未来进行深入、全面、革新的探索。
迈向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
未来我们将会出现新的大学形态,即以创新与领导力教育引领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创新型大学。继博洛尼亚大学、柏林大学、威斯康星大学之后,中国的大学应该以研究型创新大学的形态出现。未来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创新和发展大学理念。
“双一流”大学“十四五”关键发展目标包括:一是若干主要优势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二是师资队伍整体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三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四是科研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要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第一,要强化基础研究,要显著增加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比例,使研究型大学成为基础研究的主体,加大具有转型意义的基础研究项目的遴选,提高基础研究的要求。
第二,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重点实验室将是一类新型的研发机构,进一步完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体制机制改革,使之成为我国的一支重要的战略研究力量;完善大学研究员系列的职称设置和改革,进一步增强文科实验室的建设,加大高等研究院的设置力度,使之成为大学核心的科研力量。
第三,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开展联合开发。从技术转移走向联合开发,加大和行业领先企业的科研合作力度;支持企业建立研究院,支持大学建设面向成果转移的研究院。
第四,师生共创、促进成果转移转化。以具有转化潜力的科研成果来促进创业,一方面能够推动学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能有效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而且能够提升科研成果的附加值,做到大学生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两统一。
第五,完善大学创新体系。以重大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遵循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点和内在规律,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大力推动高校基础研究、产业核心技术联合开发和成果转移转化相协同的创新体系建设,提升高校科技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增强高校综合竞争力,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推进中国特色、接轨国际的现代大学制度基本建立,进一步推进大学行政体系和资源配置机制改革。
第六,进一步弘扬创新文化。目前我们面临的挑战不是技术和经济问题,是文明的冲突。现在强调以文明史为中心去弘扬传统文化、通过文明对话去协助中国在文化传播方面的贡献,这是一个超越传统大学评价的非常重要的指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更加强调、强化全球视野,增强家国情怀,培养引领意识,增强合作精神。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们必须加快高校科技创新和教育教学创新的力度,实现科研、学科和人才培养的融通发展,增加全球视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文明对话意识,为早日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做出新的贡献。
本文内容及未标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与我们联系或者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
来稿和内容合作信箱:qiaoqiao@acabridge.edu.cn
关注学术桥:联结全球 汇聚人才
延伸阅读
一个多月,这所高校新增4所附属医院!大学争挂附属医院引争议
华中科大、武大、华中农大牵头!首批7家湖北实验室揭牌
全球高层次人才服务平台—学术桥
欢迎联系我们:
高校招聘,吴老师:19927471252
人才求职,赵老师:13810238612